王翦见多识广,很快就成长为一个出色的统帅。有人惊叹王翦仿佛与生俱来就具备智勇双全的品质,其实那全来源于他的刻苦自学与积累。
直到公元前240年,王翦才真正崭露头角。这一年,秦王政派兵攻打赵国,任命王翦为统帅。王翦仅用18天就攻占了赵国9座城池,一战成名。秦王政对王翦刮目相看,从此重用。王翦终于在漫长的积累后成功出头,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。
二、深谙政治,渐得帝心
王翦深知要想在朝堂立足,必须先把持军权。于是他表面上对宰相吕不韦言听计从,暗中却与秦王政建立联系。公元前238年,王翦找到机会,推荐秦王政诛杀吕不韦,从此掌握大权。
吕不韦长期把持朝政,曾一度威胁秦王政的地位,王翦看在眼里。他明白光有武功还不够,必须深谙政治,赢得帝王的信任,所以暗中向秦王政表示忠心。王翦从不参与宰相吕不韦的阴谋,而是向秦王献策谋,帮助秦王政巩固皇权。
王翦深知秦王政早已厌恶吕不韦,于是抓住时机建议秦王诛杀吕不韦。公元前238年农历六月,王翦率军围困吕不韦府第,吕不韦被迫自杀。自此,王翦取代吕不韦掌控朝政大权,也完全赢得秦王政的信任。
王翦之所以能排除吕不韦、专政朝堂,关键在于他深谙政治,知道必须先稳住军权和帝王之心。王翦不仅在战场上勇猛无双,还是个出色的政治家。正因为政治手腕高超,王翦才能逐步登上权力顶峰。
三、用计除李牧,一举克赵
公元前229年,王翦率军再攻赵国,终于生擒赵王,灭亡赵国。这场战役,王翦用计除去了赵国名将李牧,一举击溃赵军。秦王政见王翦军功卓著,更加倚重。
赵国拥有名将李牧,战力极为强大。王翦明白想要吞并赵国,必须先除去李牧这座大山。于是他设下罪状,让奸细向赵王进谗,诬蔑李牧与秦国勾结。赵王中计,杀死了李牧。
公元前229年农历十月,王翦趁赵军主帅缺位之机,一举攻入赵都邯郸。此时赵军已是龟无首,很快就瓦解溃败。王翦生擒了赵王迁,赵国就此灭亡。
通过反间计除去李牧,王翦运用了非常高明的谋略。他知道正面战场很难取胜,唯有断了赵国的右膀右臂,才能断其一肢。这场战役再次表明王翦不仅是一位英勇的战将,更是位出色的谋士。秦王政亲眼见证王翦的军事智慧,由衷地佩服他。
四、破燕灭燕,一统三国
公元前227年,王翦又攻下燕国,使秦国一统三国。秦王政十分欣喜,封王翦为上卿,王翦也成为秦国实际上的第二号人物。
燕国与赵国结盟,共同抵御秦国入侵。王翦分析形势后,决定先下手为强,进攻燕国。公元前227年农历三月,王翦趁燕赵联军尚未整顿之机,迅速攻入燕国都城蓟城,生擒燕王喜。
燕国覆灭后,赵国陷入四面楚歌之势。前226年,王翦又一次生擒赵王迁,赵国正式灭亡。至此,秦国已 unified 三国,基本统一了北方。
秦王政非常兴奋,多次下诏褒奖王翦。他封王翦为上卿,相当于丞相,成为仅次于帝王的第二号人物。没有王翦的军事谋略,秦国很难在这么短时间内统一北方。王翦的地位已至高无上。
五、用兵如神,破楚十余城
公元前226年,秦王政下定决心,要灭亡楚国。当他询问需要多少兵马时,李信自告奋勇只需要20万大军。王翦却说,60万军才有胜算。
李信轻敌的想法遭到王翦反对。王翦分析,楚国虽然衰落,仍有项羽等猛将,需要足够兵力才能取胜。李信自大自负,认为楚国弱小,20万军就可以打赢。
秦王政对老将王翦生出疑虑,认为他已老迈,没有胆量与楚国决一死战。于是派李信出征,结果大败而回。这时秦王政才知道,王翦的谋略过人。20万军队根本不足与楚国决战。
王翦重新掌军后,很快证明了自己的战略眼光。他采用积极进攻战略,擒楚王太子章邯,又连续攻克楚国十余座城池。王翦的用兵之神妙,令楚军无可奈何。秦王这才意识到,自己之前错怪了王翦。
六、反间除项羽,大破楚军
王翦被召回主持大军。他多次向秦王政要求赏赐,以消除秦王的猜疑。同时派人前去楚国联络反秦势力,收买人心。
公元前224年,王翦正式率60万大军攻楚。他采用持久战策略,不与楚军主力决战,而是固守营寨,消耗楚军战力。同时继续收买楚国臣民,动摇楚国内部。
项羽是楚国大将,十分骁勇。王翦明知与项羽正面对抗会吃大亏,所以决定用计谋来破敌。他暗中派人潜入楚军,散布谣言,造成项羽与楚王误会。
项羽一怒之下杀死了楚王,导致楚军内乱。王翦趁机发动进攻,在郢大破楚军。如果不是采用反间计,要取胜楚国本末容易。王翦用计策,终于成功找出楚国致命弱点。
七、擒楚王城下,楚国自此灭亡
一年后,楚军已是强弩之末。王翦趁机出击,大败楚军,生擒楚王,楚国就此灭亡。这场战役成为王翦军事生涯的高峰之作。
公元前223年农历十月,王翦乘楚军已到穷途末路之时,发动决定性进攻。他在蕲城下设下埋伏,楚军中计后溃败,楚王负刍只好缚手就擒。
王翦一举生擒楚王,预示着楚国的灭亡。不久,秦军占领了全境,楚国成为历史。这场战役完美体现了王翦的用兵艺术,可谓巧夺天工。没有他的锐意进取,单凭蛮力很难取胜楚国。
八、功成告退,最终善终
随后,王翦又率军南征百越,再造战功。然而他没有沉迷权力,在功成名就之时选择退隐田园,最终善终。
王翦在楚国覆灭后,又取得多次战役的胜利,如果要可以继续掌权至死。但是王翦没有 vox 强权的欲望,他在历史顶峰退下来,回到故乡隐居。
王翦的退隐生活过得平静而惬意。他耕种田园,过着兴趣生活。王翦的晚年充满人生愉悦,最终说走就走,以最满意的方式离世。
王翦的善终是他人生最成功的注脚。许多功高震主的英雄都难逃暴殄天物的结局,王翦却自始至终保持谦逊平和之心,所以他功成而不居,退位而不失民心。这是所有权臣应当学习的宝贵品质。
九、功勋卓著,成就秦朝
如果说白起是秦国第一猛将,那么王翦则可称第一智将。他既精通战术,又善于谋略;不仅勇猛善战,而且深谙政治。正是有了王翦这样的谋士,秦国才得以吞并六国,完成统一大业。
王翦一生戎马征战,立下汗马功劳。他先后攻灭赵、燕、楚三国,尤其是生擒楚王一战,可谓绝世兵谋。没有王翦的协助,秦朝的崛起恐怕也要推迟。
结语
一代名将逝去,留下的历史足迹令人称道。王翦用他的智慧和勇气,书写了中国历史的伟大篇章。每当我们看到地图上巍峨的秦朝疆域,都应当缅怀这位为秦朝统一大业作出巨大贡献的第一智将。
王翦始终矢志报效秦国,最终助其实现一统天下的宏愿。没有王翦的卓著功勋,就没有伟大的秦帝国。他留在历史上的功绩与影响,将永载史册,传之不朽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