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书与阅读时常留意到某些主播读错字,文章文章作者写错字的现象,至少是不规范,比如“咂舌”、“咋舌”、“乍舌”、“啧舌”的混同和随意就是一例。那它们之间有何异同,是不是可以混用呢?需要按汉语规范进行辨析。
咂舌 ( zā shé),即舌头与上腭接触发声,是一个人惊异和吃惊最常见的外部表情,也叫咋舌(zé shé )。
其意可褒可贬,具体使用时常常被“令人”修饰。意思为:咬舌,形容吃惊、害怕,说不出话或不敢说话。
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岂有知其无成,而但萎腇咋舌,叉手从族乎?”
唐刘禹锡《刘君遗爱碑》:“诉者覆得罪,由是咋舌不敢言。”
《醒世恒言·薛录事鱼服证仙》:“莫说顾夫人是个女娘家,就险些儿吓得死了;便是一家们在那里守尸的,那一个不摇首咋舌。”
需要注意与“咂嘴”一词区别开来,“咂嘴”的意思有二:其一就是俗话里的“咂吧嘴儿”,吃东西时口舌间的声音太大,闲得馋嘴儿,吃相不文雅。其二引申为不屑(辩解)。
而“乍舌”与“啧舌”就简单了,是随手的结果,是假冒伪劣,因为标准的工具书里压根儿没有对此二词的解释。追其由来,前者可能由“咋舌”错衍而来;后者呢错化自“啧啧称赞”。